科技類作文素材與風有關
發表時間:2025-08-12科技類作文素材與風有關。
無論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作文都是常見的表達方式。通過作文,人們能夠反映現實、表達思想和傳遞信息。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9篇關于風的寫作范文,字數均為600字。希望這些作品能夠引發大家的興趣和啟發。
第一篇 科技類作文素材與風有關
風是溫柔的,它讓一朵朵花兒綻開笑臉;風是暴躁的,它將大樹連根拔起,又重重地拋下;風是神秘莫測的,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它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來,讓我們一起捕風捉影吧!
9月6日是捕風的好日子。因為臺風登陸,天津也收到了影響。只見掛在墻上的條幅像鞭子一樣瘋狂地抽打著墻壁,發出“啪啪”的聲音。再看那地上一尺多高的野草,像是被一只無形的手按著,但那草卻倔強地反抗。風從耳邊呼嘯而過,我困難地逆風前行,身體不自覺地向前傾斜來保持平衡。幾天前剛在科學課上學到關于風的分級,現在正好派上用場,這一定是七級風,我心想。
9月8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墻上的.條幅正在打盹,那天倔強的勁草呢?它正在打著哈欠,伸著懶腰。而我正在享受著清風拂面的快意。二級風果然很舒適。
9月16日,山竹來了!張老師在科學課上為我們播放了臺風的視頻,讓我們目睹了山竹的威力。只見風暴躁的吼叫著,仿佛要吞掉整個世界。碗口大小的枝干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一個地被風攔腰折斷。再看另一棵樹,最開始看起來沒有什么變化,但沒過幾秒鐘,樹周圍的一片土被掀起,大樹被連根拔起,重重地砸在一旁的貨車上,車廂被應聲砸癟。張老師告訴我們這次的臺風山竹有14-15級,破壞性極強。
通過這幾天的觀察和張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風是流動的空氣,空氣流動越快,風速越大,風的力量也越大。風的大小用風力來表示。“零級煙柱直沖天,一級青煙隨風偏,二級輕風吹臉面,三級葉動紅旗展,四級枝搖飛紙片……”了解了風,風就是你的朋友。
第二篇 科技類作文素材與風有關
在自然界中,誰最若隱若現?
也許是它,“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它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它就是——風。
沒有人看見過風,可是當書頁翻動時,我知道風來學知識了。沒有人看見過風,可是當裙子飄起來時,我知道風開始淘氣了。沒有人看見過風,可是當小草的“發型”被弄亂時,我知道風來和我們捉迷藏了……
春風,它掠過光禿禿的土地,播種下農民伯伯希望的種子。它拂過清澈的河水,河旁的蘆葦紛紛向它點頭微笑,將沉睡的河水慢慢吹醒過來。它越過凋零的大樹,漸漸地,樹枝開始抽出點點嫩葉。它還跑過竹林,給春筍們帶來無限生機,筍芽們,伴隨著春風伸了個懶腰,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春風,像農民,攜帶著希望的種子喚起了整個大地。
夏風,好似一根彈簧,時而大,時而小,時而快,時而慢。它為美麗的花朵奏樂,為湖邊的'蘆葦伴舞,更為辛勤耕耘的農民伯伯帶來清涼,吹去一身燥熱和煩惱,為這個黯淡的世界畫下了一筆五彩顏色。夏風,像飽含著生機的雙手,將涼爽留給美麗的人間。
秋風,夾雜著果實的味道,它把橘黃色的柿子吹熟了,它把小麥吹得飽滿了,它把農民伯伯的臉上吹出了笑容,它更把豐收的號角給吹響了。秋風,像一位畫師,將金黃的顏色刷滿大地。
冬風,像一頭獅子,在大地中狂野地奔跑著。它將大樹的枝葉吹得煙消云散,將小草踩得萎靡不振,讓河水失去往日的波瀾漣漪。它用自己與眾不同的方式來考驗世間萬物的意志力。冬風,像一位嚴格的教官,帶著惡狠狠的目光來審視著萬物。
春風,飽含著生機;夏風,充滿著希望;秋風,像一位畫師;冬風,它像一位教官。風,在四季中演繹著不同的角色,為大自然增添光彩。
第三篇 科技類作文素材與風有關
在復雜萬千的社會中,總有那么一習春風,圍繞在我們身旁。它悄然無息,卻驚天動地,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感染著我們,溫暖著我們。走在春風里,我的心隨之飛翔。
記得那是一個下午,風猛烈的刮著,我的鞋破了口,風鉆進我的鞋里,好冷啊。沒辦法,只好求助村頭的修鞋匠?!袄蠣敔敚o我修修鞋吧!”我帶著乞求的目光向他看去,老爺爺連忙放下手上的活,接過我的鞋二話沒說,迅速拿出工具,飛針走線,不到五分鐘就修好了。我摸了摸口袋,突然發現忘記帶錢了。他看出了我的心思,親切的`說:“孩子,天色不早了,快點回家吧!”這時我忽然發現他的手被針扎破了,不停的向外流血,突然之間,我的心里涌出了一股敬佩之情。
一個普通的修鞋匠竟擁有如此曠達、樂觀的胸懷,真是了不起。他的工作很平凡,甚至被人瞧不起,可他幫助了許多人,給大家帶來了方便。
記得有一次,我從他那里路過??吹剿谀菍P闹轮镜男拗?,臉上洋溢著燦爛的微笑。不一會兒,一位穿著時髦的中年婦女,拿著一雙開了膠的皮鞋,徑直向他走來。只見那位中年婦女將鞋往他身邊一扔,面帶兇色地說:“喂,老頭,把我的這雙鞋修好!”只見老爺爺笑呵呵的應道:“好好,放在這兒吧,馬上就給你修”。又見中年婦女厲聲催促道:“快一點啊,我還等著穿呢!”老爺爺急忙拿起鞋微笑著說:“嗯嗯,這就修,很快的。
看到這里,我的內心充滿了憤怒。心想,這位中年婦女這樣對待一位年老的修鞋匠,良心何在啊!
“好了,給你吧!”只見老爺爺顫巍巍的將鞋遞給了中年婦女,中年婦女順手遞過后,伸手剛要掏錢。令人不解的是老爺爺竟說:“不用了!這點小毛病不用掏錢了。中年婦女聽后一愣,隨即轉身走去了。
我連忙走到老爺爺身邊,親切的問道:“老爺爺,這人用這樣的態度對待您,你不但不生氣,用微笑以待。而且還不收錢,這是為何啊!”老爺爺只對我說了一句話:“只有微笑才能冷靜面對生活的瑣事?!?/p>
啊!多么樸實、樂觀的一位修鞋匠啊!
春風是溫暖的,人心更是溫暖的。我漫步走在這春暖花開的塵世中,身邊是一路和煦的春風。
第四篇 科技類作文素材與風有關
霓虹閃爍著火熱的舞步,燃燒著燈紅酒綠的城市。
我喜歡安然的靜,便只身走到一條被昨日的繁華廢棄了的舊街。道兩旁的房舍像一個個被年輕的時代遺落的老人,沉默著,任由塵埃落定,然后,埋葬。
踏著地面浮起的一層灰白的、薄如蟬翼的月光,涼意沁潤了干燥的皮膚。駐足望月,此時她正高懸云端,似一口涌出甘泉的井,月輝直往行人的心懷里流淌。那落在枯枝梢頭的,也只是月兒清冷的目光罷了。而我,卻不是她眼中的意。
天上月,人間情。我雖不知月兒的心思,但她一定能看透我的懷想,否則,她又怎會在孤冷的舊街上空陪伴著老去的事物,來詮釋她千古不變的美呢?亦或許她不需要詮釋,那令人嘆詠的美,就該是明月詩意的本能。
一縷風悄然波動了心中的弦,音波的漣漪起伏,彈指間的生命便有那么一瞬,升華了。這就是月兒的情思,我難以駕馭,她心中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念想太多了,或許在她眼中,每一個有情的人都該是個詩人、哲人。那些曾在月下徘徊的'失意者,來來去去的足音,踏響心里的悵然,他們都被月光澆鑄成一座一座的白色雕像,任殘風冷云磨刻出歲月的滄桑。
從房頂上牽過的黑色電線,將白月在我的視線中切割,恍若百葉窗縫隙間的明眸。難猜測那眼里的悠悠思緒,我也將懷想斂入心底,再合眼,讓清澈的月光流逝于我的眼瞼,慢慢的,流進衣褶內沉淀。
舊街依是如此,對月夜而言,沒有過往,亦沒有未來,時時刻刻都屬于有心人的孤夢。白晝的世界過于喧嘩,而黑夜總能使人聽清自己的心跳聲,聽清自己心里的呼喚聲。終于明白為何小時候那么害怕夜晚了,是因為自己的心是單純的、空曠的,當我們都成熟了,被繁瑣的事塞滿后,才知道留一點空隙讓自己思考、反省。我也只想留有一時月光,讓夢是沒有喧嘩和惶恐的美。
走向月光,一切都靜靜的。
第五篇 科技類作文素材與風有關
戰爭,自從人類開始在地球上生存,戰爭就隨之而來。戰爭,其實人類的戰爭就是在毀滅自己。從古至今,世界上每一處都燃起過戰爭的銷煙,為什么我們不能和和氣氣地共同商討對策,非要打個你死我活的,而且現代的戰爭武器――核武器更是強大得可以摧毀地球,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平解決一切沖突。
現在世界上有一些國家還存有侵略其他國家的想法。就像美、英等國,他們以給伊拉克人民一個自由民主的生活環境為由,以打擊恐怖主義為借口,不顧聯合國作出的決定,公然向伊拉克大舉進攻。雖然戰爭結束了,但是到現在,戰火并沒有就此平息。伊拉克人民擁有著強大的團結精神,他們組織了許多的反美軍隊,在街頭、在空地上與美軍進行著激烈的槍戰,雖說死傷無數,但他們仍相信真理存在,他們仍相信一定能打倒美國,把美國軍隊趕出伊拉克,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真正的國家,而不是傀儡政府。其實現在許多國家都是反對美國的,可是沒有辦法,他們也只能空為伊拉克人民嘆息。因為美國勢力太強大了,連英、法等國都要“臣服”于他。作為最討厭戰爭,渴望和平的中國人民來說,我們也只能聲援伊拉克。
在銷煙肆虐的伊拉克,隨處可見到慌忙逃竄的人們。每天都有人成為這場戰爭的犧牲品,特別是那些老弱婦孺,他們更是無依無靠,那情景真是使人悲憤交加,恨不得把那些戰爭的發起者都抓去槍斃。一幕幕的電視畫面在我們的腦海中閃現著,畫面上,一位伊拉克兒童的悲慘的啼哭著,那場面,那情景,讓人不由得不產生憐憫之心,悲痛之情;畫面上,一個可憐的孩子目光呆滯地站著,眼里充滿了對生活的渴望,他的身上只穿著兩件破衣裳……想想現在我們所過的幸福的的生活,看看伊拉克兒童的痛苦童年,更加激起了我們熱愛和平的渴望!
為什么要有戰爭?如果沒有戰爭的話,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如果沒有戰爭,世界將會成為快樂的天堂。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人類已經犯下了無數不可彌補的過錯,造成了許許多多的家破人亡。他們都有罪嗎?為什么要讓戰爭奪去他們的生命?這樣是不公平的,我們要將反對戰爭的呼聲進行到底,要讓世界遠離戰爭的銷煙,為世界的永遠和平吶喊!
第六篇 科技類作文素材與風有關
考試時誰給我們改答案?當然是老師。那我們的人生答卷呢?也有老師為我們閱卷,書上鮮紅的“勾”、“叉”和分數嗎?當然沒有,我們人生答卷做的對不對,好不好,只有我們自己最清楚了。真正的答案,我們問心無愧的答案還要自己去書寫。
答案只有是自己想的,自己寫的才有意義。別人的,即使抄來了,也不會成為自己的。有幾個考試作弊的人能有成就?有幾個小偷成為了富翁?有幾個剽竊他人文章的人能成為作家?曾有一位富翁被偷竊后坦然地說:“他偷的只是我的財富,而偷不走我致富的方法。”果真,不久之后,富翁又擁有了財富。那人生呢?在我們漫漫人生路上,只有自己一個人答卷,別人的答案抄來了就真的適合自己嗎?再說,別人的答案也是抄不來的。我們的人生答案,最終還是要靠自己書寫。
答案是可以經過別人幫助的,但書寫者仍是自己??荚嚨拇鸢?,有老師幫你批改,告訴你為什么錯了;你要沏茶,會有大師告訴你該放多少茶葉,該放多少水,怎么泡最好,你仍會泡出好茶;你失去了好朋友,會有心理醫生告訴你如何走出情感的低谷。我們的生活中有無數人在你困難時告訴你,該做什么,怎么得到最好的答案,那人生呢?會有人告訴你怎么做不會錯,到底該做什么,可真正輪到自己的時候,仍是茫然,人生沒有一定的標準,自然也沒有什么標準答案,所有的選擇都是自己做的,我們的人生答案,終究還是要由自己書寫。
那我們選擇到底對不對呢?想必老師也無法告訴我們吧。貝多芬選擇了研究音樂,華羅庚選擇了研究數學,邁克爾杰克遜選擇了唱歌……他們因他們人生答案而成功。如果貝多芬去唱歌,邁克爾杰克遜研究數學,華羅庚研究音樂,他們會成功嗎?他們的人生答案正確嗎?我們不知道,也無法知道。人生的選擇正確與否,也只有時間和我們自己知道了。
漫漫人生路,誰不錯幾步?無論是別人的,自己的,有人幫助過的,我們的人生答卷需要我們自己去書寫,這樣的答案才是問心無愧的,有意義的,真正的答案!
第七篇 科技類作文素材與風有關
關鍵詞1:另起一行,走出別樣風景
周圍的人都說是正確的路,就一定正確嗎?未必!當年的蘇炳添很反感學校的放學后“興趣小組”補課行為,這種“自愿”參加的“興趣小組”實在引不起他的興趣。于是,為了逃避補課,他選擇了短跑隊。然而,一發而不可收拾。這一選擇,竟然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蘇炳添是一個知奇才。在中山市中學生田徑比賽中,他以11秒72的成績引起市體校的注意,隨即進行專業訓練。
關鍵詞2:感恩對手,在競爭中成長
本次上海站比賽,與蘇炳添一同站上跑道的還有19歲的小將桐生祥秀等三名日本選手,蘇炳添最好成績是9秒99,而桐生祥秀在超風速情況下曾跑出過9秒87。拿桐生祥秀的話說,本次上海站比賽中,日本選手要圍剿蘇炳添。然而,疾風知勁草,烈火現真金。在兩次有選手搶跑等種種擾亂比賽節奏的情況下,蘇炳添成功突圍,以10秒09強勢奪冠。這才是對日本選手們最好的回應。
關鍵詞3:臨淵羨魚,不若退而結網
在與對手的競爭中成長,這是競技體育最大的魅力之一,蘇炳添也是如此。同是中國短跑隊的隊友張培萌曾多次擊敗過蘇炳添,比如20__年4月的全國田徑大賽上,張培萌打破了蘇炳添保持的紀錄;同年8月,又在莫斯科田徑大獎賽中跑出10秒整的成績,這一度讓蘇炳添感到“壓力山大”。
但是,蘇炳添并沒有放棄,而是一如繼往的訓練,分析技術動作的每個細節,從0.01秒中爭取進步。最終在20__年5月31日的國際田聯鉆石聯賽中跑出9秒99的成績,成為亞洲短跑第一人,為黃種人爭得了榮譽。
第八篇 科技類作文素材與風有關
東京奧運會已經過去幾個月,蘇炳添以亞洲最好成績、小組第一名跑進百米決賽的那一段視頻仍被很多人發上社交媒體,他自己也常重溫,但不是回味成為第一個決戰奧運會百米的黃種人而帶來的激動心情,而是反復研究對手,觀察自己技術上的問題。成為專業運動員后的十幾年里,他都是這樣過來的,突破自己會獲得一瞬間感性上的興奮和激動,但很快,就又回歸理性,琢磨自己還有沒有進步空間,是不是哪里還可以更好。
“當運動員不就是這樣嗎?到了一個高度,就想要另一個高度?!碧K炳添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東京奧運會結束不久,蘇炳添度過了32歲生日,他心里很清楚,這個年紀在短跑項目上已經過了所謂黃金期,這倒也讓他松弛下來,現在的目標變得很簡單:能跑一年是一年,至于20__巴黎奧運會,“就先不想那么遠”。
天天就知道訓練
如果決賽能跑出半決賽的成績,蘇炳添可以拿到銀牌,盡管他已經創造歷史,體育迷們還是免不了替他遺憾。他的外籍教練蘭迪·亨廷頓深感自責,認為是自己和團隊沒能為蘇炳添在短時間內連跑兩槍做足訓練上的準備。但蘇炳添能理性看待這個結果,他認為半決賽9秒83是超水平發揮,決賽的9秒98才是自己的真實水平。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天驥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過一個嶺南文化在廣東人身上造就出的鮮明特征,看似矛盾卻辯證統一——生猛求變又理性淡定。這種性格在蘇炳添身上格外凸顯,無論在生活還是專業上,蘇炳添始終是努力且務實的人,即便短暫被突如其來的事情干擾,他也可以很快回歸問題的本質,清醒地尋找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陷在情緒里。也許正因如此,他擁有超越常人的自律,也使自己成為先進技術的受益者。
很多運動員在非賽季的休息日會稍微放松自己,蘇炳添并不。他的表哥蔡健發曾經回憶,每次家庭聚會,大家都是吃吃喝喝,蘇炳添從來不亂吃東西,不吃豬肉,更從來不喝酒。
為保證訓練強度,蘇炳添常年晚上十點準時上床,手機關機。有些人拿了好成績,會在比賽結束當天慶祝到凌晨才休息,但20__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后,蘇炳添依然在22點準時睡覺。他的發型十幾年不變,出門就是運動服,身邊的朋友說,蘇炳添天天就知道訓練,和訓練無關的事他就沒興趣。蘇炳添的初中體育老師楊永強回憶,他在學校田徑隊訓練時,就從不缺勤,每次訓練都積極參加,非常自律。
1989年8月29日,蘇炳添出生于廣東中山古鎮。他從小就對自己的運動天賦有自信,盡管個子不高,但每次和同學比賽摸籃板,自己都不輸他們。初一的一節體育課上,老師楊永強在沙坑邊劃了一道線,看誰能跳到那里,結果,蘇炳添一跳就越了過去。課后,楊老師把蘇炳添拉到一邊,“有沒有興趣過來田徑隊?”這成為蘇炳添運動生涯的起點。“從初中的時候就覺得,我在田徑場上特別威風。”他在紀錄片《逐夢者蘇炳添》中說。
20__年11月,蘇炳添第一次參加正規百米比賽——中山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他代表古鎮中學以11秒72的成績拿下冠軍,這已經是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這個成績吸引了中山市體校,同年12月,15歲的蘇炳添被體校錄取,開始接受專業訓練,兩年后,他毫無懸念地通過選拔,進入省隊。
中國田徑的傳統訓練模式沿襲自前蘇聯,以大負荷量、高強度的“苦練、狠練”為主,缺乏深刻的運動生物學理論支撐。直到20__年劉翔在大阪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10米欄獲得冠軍,提倡了很多年的“科學訓練”和“國際交流”才真正被田徑界廣泛接受,尤其是第一次參加世錦賽便躋身半決賽的邢衍安的一番話,讓很多教練員和高層管理者深受震動——“在沒同劉翔、孫海平教練一起訓練前,我的技術很差,現在改進了很多?!?20__年以后,中國短跑的訓練理念開始發生根本性變化。但在蘇炳添18歲時,訓練還是從難、從嚴的粗放時代。
18歲的人對未來還懵懂,他只懂得刻苦訓練才能達到健將水平,成為專業運動員,只要轉正,每個月就有工資拿了。在高負荷的訓練下,他的成績以0.01秒為單位,艱難地在秒表上向前爬行,20__年10秒45,20__年10秒41,20__年,他用全國錦標賽上10秒28的成績跑入國家隊。
廣東隊著名短跑教練袁國強曾在回憶徒弟成長經歷時說,“我帶了他快十年,可以說,他是我帶過的最自覺的隊員。十年來,在訓練場地上他只要出現在我的視線范圍內,就絕對是在訓練,從不偷懶?!?/p>
真正理解短跑
之后的三兩年,有輸也有贏,蘇炳添慢慢在田徑界嶄露頭角。20__年,全國田徑錦標賽男子100米百米賽場上,蘇炳添跑出10秒16,不僅獲得冠軍,還打破周偉13年前創造的全國紀錄。一年后,倫敦奧運會,蘇炳添又成為中國第一位晉級奧運半決賽的短跑選手。也正是從這場與博爾特并肩賽道的比賽開始,讓蘇炳添開始留意外國選手的節奏特點,思考自己在技術上的短板。
前30米,蘇炳添有絕對壓制對手的能力,但在30米后,身邊的博爾特一下子就沖了出去。與身高1米95的博爾特一起跑,蘇炳添坦言并沒有太大壓力,只有1米72的自己和對手不是一個級別,但如此迅速被超越,還是讓他頭腦空白了一下,“30米后不會跑了”。后來,他反復觀看比賽錄像,發現自己與博爾特等國外選手在節奏上存在巨大差異:僅僅跑出5米時,自己就抬頭進入最大速度,而所有外國選手仍在埋頭利用身體的蹬伸繼續加速。提前進入途中跑,使蘇炳添比別人少了20~30米的加速。
20__年之后,田徑運動管理中心開始對短跑項目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方針,加強短跑項目與世界的交流融合。蘇炳添得益于此,20__年到海外訓練營待了很久。他不斷觀察國外的對手,有些明明個子不高,也跑得很快。原因還是那一個,對方后勁足,而自己一聽到槍聲,就一口氣沖到底,前面能跑多快就多快,后面體力受影響,只能盡量頂,這樣的節奏“已經特別僵了”,哪怕在狀態特別好的時候,也難以突破10秒10。這一年,還發生了一次意外,促使蘇炳添作出破釜沉舟改變原有節奏的決心。
20__年8月,莫斯科田徑世錦賽半決賽中,旁邊道次的選手在發令槍響前晃了一下身體,蘇炳添被誤導,搶跑罰下。既是隊友也是國內賽場上老對手的張培萌第二小組出戰,跑出10秒整的成績。如今再回憶搶跑,蘇炳添仍然覺得那件事長久地挫傷了他的自信心,他不得不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賽中一點點走出害怕搶跑的陰影。而當時沒幾個人注意一個搶跑者的失落,人們都為張培萌的10秒所振奮,看到了中國人突破10秒的希望。
作出改變是件大事,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蘇炳添,剛開始受聘于中國田徑協會的美國科研型教練蘭迪·亨廷頓給了他信心。亨廷頓做了一個簡單的試驗,他讓蘇炳添站好,然后走到身后,出其不意地猛一推,蘇炳添下意識就邁出了右腳,這與他的起跑相反,起跑時,他是右腳在前,跑出的第一步是左腳。
亨廷頓建議,改變起跑腳,重新建立一個技術節奏,既然身體最自然的反應是右腳先出,那么當槍聲響時,自然的反應才最快速,最合理。20__年冬天,蘇炳添到佛羅里達冬訓,在美國教練的幫助下,改變起跑腳,適應新節奏下的起跑、銜接、途中跑、沖刺,將“一飛沖天”改為一段一段合理分配力量,盡可能將最佳狀態保持在后半程。
就像習慣右手吃飯的人突然換到左手,難處可想而知。為了把新的節奏刻在腦子中,印到肌肉里,他無時無刻不在琢磨,走路時模仿起跑蹬伸的動作,睡覺前在大腦中演練白天訓練的技術,一步、兩步……想得太多,有時候做夢都在跑,早上起來累得不行,因為“訓練”了一晚上。
教練估計蘇炳添改變十幾年的習慣、適應新節奏需要一至兩年,他用了7個月。20__年國際田聯鉆石聯賽尤金站,蘇炳添在百米決賽中以9秒99一戰成名,成為歷史上首位跑進10秒以內的黃種人,也創造了新的全國紀錄。那一晚,極少播報體育新聞的《新聞聯播》用時1分45秒高規格播報這一體育事件。
3個月后,他在北京世錦賽上再次跑出這個成績,成為首個躋身世錦賽百米決賽的亞洲人,并和隊友一起摘得4×100米接力銀牌,創造了亞洲運動員在田徑集體項目上獲得的世界最好名次。
這次改變帶給蘇炳添的不僅是突破瓶頸,還有理念上質的轉變,他更深刻地理解了短跑這項運動:僅有優秀的起跑,一聽到槍聲就玩命向前沖,無法成為世界頂尖,只有輔助以科學的技術和節奏,才有可能達到更高境界。
賽場唯一“80后”
亞洲短跑選手有個不成文的“28歲定律”,28歲被認為是一個無形的頂點,由盛轉衰,蘇炳添的很多師兄弟選擇在這個年齡退役。20__年,28歲的蘇炳添結婚成家,他也遞交了退役申請,人事關系轉到暨南大學。有領導勸他,“很多人退役是為了趁年輕找工作,工作你已經有了,不如繼續跑?!?/p>
蘇炳添自己也覺得還可以跑。在他眼中,跑步已經不光是身體的競技,更多在于技術層面的問題,并不是到了某個年齡就跑不動,而是看想不想跑。后來他在自己的論文中寫道,“通過科學化的訓練和保障可以讓大齡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
這一年,從暨南大學借調到國家隊的蘇炳添,正式成為蘭迪·亨廷頓的弟子。亨廷頓團隊中,有世界頂尖的康復師、體能師、醫生、營養師以及生物力學專家,一接手蘇炳添的訓練,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參照“冠軍模型”對蘇炳添的體能和技術狀況進行全面診斷和分析,制定針對性訓練方案。例如,幫助他改變跑動過程中的擺臂動作和腳掌落地后的發力方式。
日常訓練中,亨廷頓會根據訓練前評測結果和運動員的主觀感受,確定當天的速度、耐力、爆發力等一系列訓練的負荷量度,避免運動員發生損傷和過度訓練??蒲袃x器設備也幫了大忙,亨廷頓給手下的運動員做3D模型,將他們的跑動姿勢輸入電腦,對比最科學的模型跑動姿勢,來發現他們每個跑動瞬間不科學的地方,甚至還對運動員的睡眠進行監控。
蘇炳添感慨,這與傳統訓練拼命練、不斷加大強度有本質區別,他發現自己練得更少,卻跑得更快。20__年國際田聯馬德里挑戰賽,28歲的蘇炳添跑出9秒91,追平了卡塔爾歸化選手奧古諾德保持的亞洲紀錄,七天之后,在鉆石聯賽巴黎站,蘇炳添再次復制了這個成績。
亨廷頓曾說:“我只是2%的教練,科技才是那個98%的教練?!笨萍歼@個教練,支撐著“高齡運動員”蘇炳添收獲了技術參數和身體素質的不斷進步,疫情造成的比賽中斷,也意外幫助他康復了20__年復發的腰傷。東京奧運前夕,亨廷頓和蘇炳添都滿懷信心,他們制定的目標是進入前八,并為中國打開9秒90。
后來的故事,每個人都已經知道。蘇炳添認為自己的突破能夠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讓更多有運動天賦的孩子不再只“看見”羽毛球、乒乓球……也“看見”百米;另外,就是讓更多人接受,技術是一個運動員天賦之外,最鋒利的武器。
榜樣的帶動力是立竿見影的。奧運結束后一個月,西安全運會賽場,蘇炳添驚訝地發現幾乎所有短跑運動員身上,都出現新技術的影子,從賽前準備這一項就能看出來。大家的熱身有很多步驟,跳躍、拉伸、核心、泡沫軸放松……一套做下來像個完整的小練習,把全身小肌肉群都充分活動開,這明顯是國際化的熱身理念,以前蘇炳添總在國際賽場看見,國內比賽,選手通常是傳統的踢腿拉伸,做兩次高抬腿,跑個加速跑,然后就準備比賽了。
“新技術早就有,只是推廣下去有難度,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碧K炳添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叵胱约簞傞_始去國外訓練,境界還不夠,外國教練教的很多動作,他也不理解,“覺得很奇怪,這么跑肯定跑不快,也跑不動”。但是經過之后多年的實踐,才發現當初他們所說都是對的。
20__年的國內賽場,“00后”已經成為主力,八十幾人的參賽名單,蘇炳添是唯一的“80后”。他開始計劃人生的下一階段,不是遵循退役后留在一線當教練的傳統軌跡,而是回到大學,在基層培育更廣闊的土壤。
他對自己經歷中最寶貴的東西看得很清楚。作為創造過“奇跡”的運動員,最光輝的時刻足以讓人們忘記他曾有過的失落和失敗,或者認為那些應該只是“小事”。沒有人能真正理解,一個運動員如何從那些黑暗的甬道中一步步走出來,以及在漫長的時間里,如何和傷病共處,如何面對贏與輸。他覺得這些才是真正值得他去傳授的經驗。中國體育由“過來人”帶新人的時代正在過去,以后的頂尖運動員自有他們的專業教練和更先進的科學技術,自己能做的,是重新審視那些掙扎與成長,然后把那一切教給年輕人。
第九篇 科技類作文素材與風有關
8月1日晚,在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98秒的成績獲得第六名,作為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他再次創造了歷史。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北京8月3日隨著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發令槍響起,七個人影飛速沖向終點。這其中,只有一位有著黃色皮膚。
北京時間1日晚,年近32周歲的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中以9秒98的成績獲得第六名,半決賽他跑出了9秒83——新的亞洲紀錄。
作為第一位闖入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這一夜,他“蘇神”的綽號被更多人知曉。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蘇炳添的人生,遠比比賽還要精彩。
北京時間8月1日晚,在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98秒的成績獲得第六名,作為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他再次創造了歷史。圖為蘇炳添在比賽中。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飛人”
“9秒98”、“9秒83”,東京奧運會像一場夢——“飛人”蘇炳添終于圓夢東京。
半決賽起跑前,他擺出了“拿捏”的手勢,幾秒后,他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賽后,他說自己只是想進步一點點??此啤胺矤栙悺保珜€人最好成績提速0.08秒的背后,是多年的漫長磨煉。
常年的訓練比賽,帶給他一身傷病,蘇炳添原本計劃在20__年退役,卻因心中不熄的短跑之火重返賽場。
20__年兩次跑出9秒91的蘇炳添,在次年多哈世錦賽后,便遭遇了18個月的傷病困擾,腰傷新愈,又添肩傷。這個永遠追求速度的身體,跑得過對手,卻跑不過傷病。
8月1日,在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獲得小組第一順利晉級決賽,并打破亞洲紀錄,他也成為了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圖為蘇炳添在比賽中。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奧運會因疫情延期一年,他曾因此長達13個月沒有比賽。種種困難之下,身為“超齡”老將,他仍笑著說“我真的還可以再跑?!?/p>
強大的意志力支撐他一步步靠近奧運夢想,最終,蘇炳添站上了奧運決賽的起跑線。
“蘇教授”
賽場下的蘇炳添,本科與碩士均就讀于暨南大學,還在核心期刊發表過論文,學生們叫他“蘇教授”。
個人的實踐是他寶貴的教學素材。20__年4月,蘇炳添被正式聘任為暨大副教授,他還曾利用國家隊休整時間回校,教學生們熱身與短跑的技術。或許下一次“蘇教授”回到學校,可以給學生們講講站在奧運男子百米決賽賽場的心得體會。
當地時間8月1日,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半決賽上,中國飛人蘇炳添以9秒83創下亞洲紀錄,刷新個人最好成績,成功晉級決賽,他也是首個進入奧運會決賽的中國飛人。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今年,他帶的第一撥碩士研究生已畢業,而“蘇教授”自己仍未停下求學步伐。他還有一個身份——北京體育大學20__級體能訓練學院博士研究生。
蘇炳添在深圳大運中心備戰東京奧運會期間,甚至還在寫自己的博士論文。這件事登上過微博熱搜,引得無數網友討論。
蘇炳添曾說,完全退役之后,他將會在暨大任教,“比起做教練,我更喜歡當一名老師?!?/p>
“添添”
很多次采訪中,蘇炳添都會提到“青梅竹馬”的妻子林艷芳,他們的愛情故事更是羨煞旁人。
當地時間8月1日,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半決賽上,中國飛人蘇炳添以9秒83創下亞洲紀錄,刷新個人最好成績,成功晉級決賽,他也是首個進入奧運會決賽的中國飛人。
談及20__年初中軍訓時的初見,林艷芳曾回憶說,笑容燦爛的蘇炳添是最引人注意的那個。在那個純真的年代,蘇炳添也像其他男孩一樣,會用玩鬧、傳小紙條等招數來吸引“女神學霸”的注意。
20__年10月10日,他們走進婚禮殿堂,結束了15年的愛情長跑。而后,他們迎來兒子小天天的降生?;楹蟮纳罹拖窠Y婚紀念日一樣,十全十美。
蘇炳添平時稱妻子為“芳姐”,對方則叫他“添添”,作為外人,很難把這個稱呼和奧運賽場上那個追風的男人聯系在一起。林艷芳曾說:“他無論去哪兒都會跟我匯報,十幾年一直都這樣?!?/p>
蘇炳添自認是一個不懂浪漫的人,但他會記得兩人的每一個紀念日,幾乎每一條微博都會和妻子互動。如果這不是浪漫,那什么才是浪漫?
蘇炳添曾經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寫道:“不要活在紀錄里,要為破紀錄而活?!边@句話就像他的人生寫照。被稱為“神”的他,迷人的不只是他在賽道奔跑的身影,還有,永遠追求更好的自己的樣子。
- 欲了解科技類作文素材與風有關網的更多內容,可以訪問:科技類作文素材與風有關